美国“中国船只附加港费”细则落地——10 月 14 日起每净吨 50 美元起跳,违者禁止靠港

美国“中国船只附加港费”细则落地
——10 月 14 日起每净吨 50 美元起跳,违者禁止靠港
对中国外贸/跨境商家的冲击与 5 套降本保供作战手册

一、政策核心速览

  1. 生效时间:2025 年 10 月 14 日(距今 70 天)。
  2. 费率表
    • 中国船东或实际运营方:50 美元/净吨(2025)→140 美元/净吨(2028)。
    • 非中国籍但由中国建造的船舶:18 美元/净吨或 120 美元/TEU(择高),2028 年升至 33 美元/净吨或 250 美元/TEU。
  3. 执法底线:未缴费 = 禁止靠港、禁止卸货、不予清关;费用须在 Pay.gov 预付。
  4. 豁免与变数:①仅首次靠泊收费,每年最多 5 个航次;②仍可能因中美谈判临时调整 。

二、对跨境商家的 4 大直接冲击

冲击维度量化测算风险等级
运费跳涨以 8,000 TEU、100,000 净吨船舶为例,单航次新增 120 万-500 万美元成本,折算到每柜 150-625 美元★★★★★
船期延误船东拒靠美西、改靠美东/墨西哥,整体航程+7-10 天★★★★
舱位紧张部分中国船东缩减美线运力,8-10 月抢舱费提前启动★★★★
合同风险贸易条款 CIF/CFR 下,卖方被动承担附加费;若未在合同写明,买家可能拒付★★★

三、5 套保供降本作战手册

  1. 航线/船东切换
    • 立即盘点未来 6 个月美线货量,优先订非中国籍且非中国建造船舶(日、韩、台、欧旗船)。
    • 与无船承运人(NVOCC)签订“船东黑名单”条款:若使用中国相关船舶,附加费由 NVOCC 承担。
  2. 贸易条款再谈判
    • 未出货订单:10 月 14 日后离港的全部改为 FOB,附加费转为买方自理。
    • 已签 CIF/CFR 订单:发补充协议,约定“船公司附加费超 150 美元/TEU 部分由买方承担”。
  3. 中转+多式联运
    • 墨西哥/加拿大港口卸货 + 陆桥拖车:可避开美国港口费,且美墨加协定 USMCA 陆运不增收。
    • 韩国釜山/日本神户“船-船”中转:换非中资船二次进美,费用低于直航附加费。
  4. 锁舱锁价工具
    • 即日起抢订 10-12 月美西 Long Beach 专用无附加费舱位(部分船公司已推出 Premium 保舱服务)。
    • 与船东签 FAK(Freight All Kinds)包量协议,约定附加费封顶 250 美元/TEU。
  5. 金融与保险对冲
    • 采用“运费保值”期货(CME 集装箱运费期货)对冲 10-12 月运费波动。
    • 购买“港口费延迟支付保险”(已有伦敦保赔协会推出),保费约为货值 0.3%,被禁止靠港时可索赔滞期损失。

四、70 天倒计时行动表

时间关键动作输出物责任人
8 月 7-15 日现有订单船东排查《中国相关船舶风险清单》物流经理
8 月 16-31 日与买家/船东重签条款补充协议 1.0销售+法务
9 月 1-15 日订舱锁定非中资船保舱确认书采购物流
9 月 16-30 日期货/保险对冲建仓保值确认单财务总监
10 月 1-13 日模拟缴费流程 & 备用中转方案应急 SOP运营总监

结语
美国此次“港口费”不是单纯的港建费,而是航运版“对等关税”。
谁能抢先完成“非中资船 + FOB 条款 + 中转路径”三道防火墙,谁就能把 150-625 美元/柜的新增成本砍到 50 美元以下,甚至归零。
70 天窗口,行动越快,成本越低,交付越稳。